佳片有约
  • 这些经典老电影,看过的都老了

    电影《反击》1976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李文化,主演:于洋、胡朋、梁玉如。电影《八仙过海》(木偶片)1976年 福建电影制片厂摄制。电影《沸腾的群山》1976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干学伟、李伟、陈方千,主演:张文、石宝光、梁志鹏。解放战争时期,营指导员焦昆率领部队解放了辽南孤岭矿区,并按照上级指示担负起了恢复矿山生产,支援人民解放军前线作战任务。在恢复生产过程中,焦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潜伏特务的破坏,矿长邵仁展不分青红皂白,把敌人制造的事故视为焦昆等人由于蛮干引起的,并对焦昆进行了严厉

  • 佳片有约:1955年“英雄不死”《平原游击队》

    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六年,彼时,农村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高歌猛进,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信心和斗志,正是大家命信念空前乐观的时候。此时,一批宣传革命和生产建设并带有乐观情绪色彩的电影应运而生,《平原游击队》就是这批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影片的过人之处是在抗日战争背景的内核中加上了浪漫的色彩和鲜明的敌我对比,纵然有敌人的残暴、条件的艰苦、形势的危险,李向阳等主人公脸上总会浮现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坚强意志。从人物塑造上看,主人公李向阳高大魁梧,浓眉大眼,是标准的“英雄脸”。而反派松

  • 佳片有约:1947年最卖座的一部“史诗级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国电影在经过多年抗战,依旧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影片以跨越时间、空间的庞大史诗气魄真实地折射、剖析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压迫和扭曲。影片通过一个家庭从建立到被迫分离、到最终无可挽回的悲剧展现了战争期间民族的兴衰荣辱。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上海,顺和纱厂女工素芬(白杨 饰)与妇女补习学校教员张忠良(陶金 饰)喜结连理。 两人在抗战中失散,而后素芬和婆婆一起在乡下辗转逃生,张忠良历经磨难后侥幸活了下来,却在物质生活中迷失自己。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除了展现战

  • 佳片有约:“中国最好的战争片”1984年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每个观众对电影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和评价,然而这部影片却得到了一致的认可,“这是中国最好的战争片”,“让人止不住流泪”,“建议重映”......这部影片就是《高山下的花环》。这是一部特殊年代下,讲述一场特殊战争的一部特殊电影。说它特殊,除了剧情背景外,还有对于战后的反思——当赵蒙生是高干子弟,他的母亲可以动用各种手段让他调回城市,甚至可以打电话到战争前线的师部,要求特殊保护她的宝贝儿子;而作为普通农民的梁三喜一生清苦,最后的遗书是一封欠账单.......当军队踏入越南境地,发现他们使用的、食用的都是中国援助的物品

  • 佳片有约:1982年经典爱情片《牧马人》

    《牧马人》是谢晋导演的三部曲之一,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也许是因为时代的蜕变,年轻人对真挚感情的渴望,《牧马人》再次在年轻人中火了,引起了一代人情感上的共鸣。《牧马人》的故事前半段本身很简单,解放前夕一位资本家出逃,留下十一岁的儿子许灵均被批斗为右派,被下放到祁连山脉牧马,多年后资本家成功归来,想带饱受煎熬的儿子回美国,按照现代剧的套路,许灵均从此回到美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影片却将时间拉回到过去,许灵均回顾自己在遭受数年的折磨后,从牧区质朴、善良的乡民身上感受到人间温情,而在艰难岁

  • 佳片有约:1952年电影《南征北战》

    《南征北战》聚焦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值得推荐的是其受到了军事专家的指导,邀请了很多真正参与了解放战争的人民英雄,真实性很高,是很多后续电影难以企及的资源和优势。除了战争的大场面(放在1952年,新中国刚成立三年就能有如此投入,已经非常厉害),影片还展现了我方和敌人在治理军队上民心向背,与敌方枉顾人心形成对比的,是我们强大的与民同心、共同作战的思想高度认同,是夺取胜利的法宝。《南征北战》也成为后续影片致敬的对象,如《大决战》中的战争场面、《甲方乙方》里葛优的“我为元首立过功”,《集结号》等。影片的文戏

  • 佳片有约:1963年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本片根据李英儒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讲述了1943年,抗战局势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兵力紧缺,需要从中国大陆调集大量兵力奔赴太平洋。原本在日寇严密掌控下的省城,交给下面的伪军指挥。我党侦知到这一变化,秘密派遣某游击队政委杨晓冬(王心刚 饰)潜入省城。他伪装成无业人员,落脚在地下党员韩燕家中。一方面加紧团结一切爱国儿女组成抗日武装力量,一方面谋划从内心烦恼重重的伪治安军团长关敬陶处突破。然而行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日寇的疯狂搜捕反击,内部叛徒的出现...战斗能否胜利?这部电影最值

  • 佳片有约:1970年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脸红什么?”——“容光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得蜡!”——“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听到这些经典台词,仿佛又回到那个冰天雪地智斗匪帮的热血场面。《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上映于1970年,是文革期间经典的样板戏之一。电影由《千万不要忘记》、《今夜星光灿烂》的导演谢铁骊执导,沈金波、童祥苓等出演。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因匪徒座山雕(贺少华 饰)狡猾残暴,盘踞威虎山,祸害夹皮沟,引得当地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某部团长派侦察排排长杨子荣(童祥苓 饰)假扮匪徒上山送联络图,

  • 回忆1974年南斯拉夫二战题材电影《黑名单上的人》

    如今40到50岁的国人或许还记得,一部反映二战期间前南斯拉夫居民反抗德国侵略者的13集电视连续剧《黑名单上的人》,1976年曾经在中国大陆引起极大轰动。在当时那个文化作品极度匮乏的年代,该电视剧以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充分展示了一伙被德国纳粹列入黑名单的特别行动小组成员,如何在游击队的领导下,与入侵者展开英勇顽强与灵活机智的较量,他们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争取国家解放而付出的鲜血与生命,给中国观众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类似的片子有《桥》、《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南片子的共同特点是:写实,不丑化敌人,不

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seo seo